第(1/3)页 崇祯四年的年末,在北京城的严冬中,格外寒冷。 护城河的水早早的结上了冰,墙砖上挂满了通宵滴落的冰凌子,一串串的晶莹剔透,早晨的阳光一照,白花花的宛如玉雕。 每天黎明,卯时就候在城门口的碳车在禁军卫士仔细的搜查之后,由毛驴拉着吱吱呀呀的碾过硬得如钢铁的地砖,在车把式的吆喝下将供皇城中各处贵人们御寒的木炭送到惜薪司,再由那里的太监把炭火分送到各处宫殿。 皇城东面,过金极门不远,紧挨着文华殿,靠着皇城墙根,有一排平房,它的左侧制敕房,右侧是诰敕房,制敕房和诰敕房这两处衙门是书生的聚集体,专门办理皇帝诰敕文书、翻译外国文书、堪合底簿等内务文事,也就是为皇帝服务,这些工作在正统年间以前,是大学士来干的,但正统皇帝觉得大学士干这个有些屈才,于是设了个中书舍人来做,中书舍人承接皇帝旨意,再转告大学士承办,等于把大学士们从书吏的身份中解脱了出来。 大学士们脱离了繁琐的文书,但没有闲着,又投身于更繁琐的政事当中,他们从中书舍人的身份转化为宰相,一步步的把洪武皇帝刻意剥离掉的相权一点点的重新拿回到文官手中,至崇祯年间,大学士的相权已经极为稳固,离开他们,皇权不止下不了县,连紫禁城都出不了。 这排平房不是楼阁,但有个楼阁的名字---文渊阁,大学士们离开诰敕房和制敕房之后,把这里作为了新的办公地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就是大明的行政中枢,所有惊动天下的政令,正是从这排平房中发出去的。 所以惜薪司的太监们不敢怠慢,御寒的木炭,文渊阁享受得是和养心殿差不多的规格及数量。 炭火在夹墙里燃烧,烟尘从设计精良的烟道中飞入天空,不带一丝味儿的将每一间房子都洪得暖洋洋的,以至于当朝首铺、文渊阁大学士周延儒穿着单薄的官袍,依然觉得有点热。 他拿起了折扇,哗的展开,摇摇晃晃。 旁边的内阁次铺、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年近七旬,比周延儒大十几岁,身子骨当然要弱一点,这么热的屋子他还裹着貂,自然受不得风,于是挪动椅子,离周延儒远一点。 偏偏周延儒仿佛不解其意,见他挪开,就把自己的椅子靠近一点,热情洋溢的把手里正在看的一封文书拿起来,高兴的道:“徐大人,来,来看看,请你特意过来,就是想请你也看看,福建大捷呀!真正的大捷!” “哦?”徐光启把衣服又裹了裹,探手过去接了,笑道:“什么大捷能让周大人高兴成这样?我倒要好好看看。” “剿匪大捷!”周延儒气定神闲的双手按膝,满脸都是笑,把折扇上亲笔题的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展开在胸前:“福建倭乱由来已久,剿之不尽、杀之不尽,东南我财赋之地,海盗滋扰向来是朝廷的心腹之患,这么多年了,换了多少人,都是剃掉皮毛,却没法断根,这次熊文灿一次就砍了十来个贼枭的脑袋,其中还有好几个刑部留名的巨枭,不错,真真不错!” 徐光启一目十行,把福建写上来的报喜文书快速看了一遍,面皮都没抖一下,微笑着把文书递还过去:“的确是,不过上面写着,枭首千余,生擒也是千余,淹死者不计其数,这有些太过了吧。” “徐大人不信?”周延儒眨眨眼。 徐光启看着他摇动的折扇:“不是不信,只是太大的胜利,应该谨慎求证。” 第(1/3)页